王董参加UFI会展名人堂-“超级对话”,畅谈应对疫情,数字化及未来发展

受UFI中国会展精英会特别邀请,王董作为嘉宾于2023年2月1日晚参加了新一期的UFI会展名人堂-“超级对话”,就诸多大家所关注的话题如疫情带来之影响,未来展望,数字化工作,新基建带来的机遇,如何看待今后的并购等话题一一展开,内容丰富,干货多多,以下为本次对话的内容。

对话主题:疫后反思,我们要高歌猛进,还是稳中求进?特邀嘉宾:王明亮  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执行董事
主持人:仲刚  UFI全球副主席、董事会成员及亚太区主席,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总裁,UFI China Club创办人
特邀主持:许锋  会展BEN主理人


:“您创办的博华,一直是受到整个行业的瞩目,也是中国展览业的一面旗帜,面对持续3年的疫情给会展行业带来的挫折和磨难,请王董做一个简单的回顾,并对今后会展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进行展望。”

王董:”疫情给展览业带来了很多困难,回顾三年,不少展会没能举办,造成公司亏损,大家普遍感觉很慌,也有点困惑。疫情期间,各个企业都在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,在困境中找出路,如做出国展,启动在线展会及线上活动等,博华去年线上线下相结合,所取得的收入还是不能和整个公司的运营开支相比。趁着疫情,会展企业可以把积极开展数字化工作,这样能在疫情过后,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结合,给未来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。”

:“疫情后整个展览市场在宏观上会有何种变化,发展趋势如何?如会展的业态是否会发生本质的变化,客户是否依然需要会展这样的形式?”

王董:“据了解,海外展会复展情况还是不错的,虽没有出现“报复性”增长,同比2019年有一定的减少,听到海外代理的反馈,一个在巴黎举行的展会,观众减少了30%。我个人观点今年国内会展行业将出现“恢复性增长”,和去年相比会出现一个大幅增长,如能达到2019年80-90%,应该算是不错的情况了,至于是否能在24年恢复到2019年会展市场的水平,2025年再实现较大幅增长,这要取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。我相信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势头还是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关联的。另外,是否会展行业能达到良性增长,还应该看供应链,参展企业的情况。会展的业态不会一下子出现大的变化,但存在部分以往参展的企业,因资金缺乏等原因,对参展的投入,展品的推出,人力资源方面的安排会带来影响,大中型的企业继续会为展会做投入,因为他们都需要通过参加展览会来占领市场,我个人对展览的未来发展比较乐观,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,需要有一个恢复增长的过程。”

: “作为展览的掌舵者,这三年您的心情如何用一句话来描述?”

王董:“疫情3年,我的三部曲就是“纠结、期待和数字化”。对会展企业来说非常纠结,需要每个月面对营收和支出的情况,但对未来一直是在期待,在纠结和期待中间,我们做了大量的数字化工作,如推出了博华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战略白皮书,回顾了公司过去10年的发展史及制订了未来10年的战略整体目标,同时,启动了云展电商作为新的平台。现在主要抓今年展览会的落实和未来展会如何做可持续发展。”

:“如何评价对数字化的投入和取得的回报?”

王董:“数字化的投入分为几个部分,一是在人方面的投入,企业开展数字化,需要大批专业的人才,这方面做投入怎么样都是值得的,数字化工作涉及到网络,新媒体,直播等活动,要线上和线下的结合,所在在人方面的投入,虽然不会马上取得回报,但当今后数字化发展到一定规模后,它的回报会到来的。具体项目中的投入和产出比,目前来看,还不是很好,能持平已经是不错了,如果说对数字化的投入看成是对未来投资的一种模式,回报的取得是要在今后再去看的。企业做数字化工作是比较难的,要取决于对未来会展业发展业态的认知和认定是怎样的,如果认定未来数字化在展览业中会起到重大作用的,现在的投入到未来一定是有回报的。”

:“请问王董您对未来数字化发展的预期?能否对未来,企业在数字化方面取得营收对年度总营收的占比做出预测?”

王董: ”讲新基建要先谈老基建,铁路,公路,机场,码头等建设推动了中国经济10多年的发展,现在新基建包括了5G建设,数据中心,人工智能,工业互联网,大数据等等,相对于老基建的物资流,新基建讲的是信息流。展览会能够将物资流和信息流有效的融合起来,将会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,这会是一个趋势。现在虽然有买家登录系统,对于观众买家的后继追踪,访问了哪些展台,对哪些展品有兴趣,如何对买家进行画像,及今后给他们提供产品的信息和发展趋势等,这系列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,会展企业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,我们需要行业专家,做培训,大型展会之所以能越做越好,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,数字化现在是刚刚开始,初期要投入,要顺应未来的趋势中去,再难,也需要投入,我们也需要去做。这次的新冠疫情可能是个分水岭,疫情发生前,传统的展览会基本到达一个发展的高峰,疫情后,我们要再突破2019年时的高峰,就不能仅仅是传统展览会规模的延续,因为疫情就是一场淘汰赛,中间淘汰了不少企业和产品,留下来的企业数量在减少,品质在提高,能不能说数字化展览会也是展会品质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这是我提的一个想法。”

:“开春后,大家欢欣鼓舞,各地纷纷重振信心,呼唤会展业发挥更大作用,在此背景下,王董觉得作为会展企业是要稍微冷静一点,还是要利用这股热潮,大干一场?”

王董:“企业还是要扎扎实实,行业里面认准一个细分市场,要深耕。要在产品,人员,技术,人员方面做积累,然后做进一步拓展。不赞同跟风。”

:“最近1-2年整个会展行业收购兼并市场比较安静,您觉得未来上述情况是否会发生变化?碰到困难的企业是否要拥抱这样的机会?”

王董:“过去20年,我们一直有各种兼并,收购,合作等,这种合并会带来展览会的做大做强,新冠疫情会成为了一个分水岭,有一批中小型的展览会,盈利能力不强的,竞争中处于底端的,是会被淘汰的。从发达国家的展览来看,留下的展览会并不多,未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,有些展览会会继续收购,合作的行为,有不少中小展览会虽盈利能力不强,但确是大型展览会的一个补充,比如博华收购的淀粉展,尽管展会规模有限,但它放在和食品加工包装展会共同举办,体现了非常好的稳定性。未来的并购可能会在2-3年以后,等市场完全恢复,我还是看好未来展览市场的并购的延续。”

:“从了解到不少会展企业的情况看,很多员工对数字化是比较抵触的,您作为公司一把手,是强压下去呢还是通过其他方法引导员工来认可这个趋势?”

王董:“这主要看企业老板的决策了,数字化产品的融入对传统展览会的赋能非常重要,而数字化最重要的工作是投资团队,对人进行投资,博华员工平均年龄为32岁,企业要发展,需要不断的Change, 企业家一定是两手都要抓,一手是抓当下,一手是抓未来。”

: “人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,假设再有意想不到的大灾难发生,作为脆弱性特别强的行业,企业经营者应该做好怎么样的准备?”

王董:“做最坏的打算是一种积极的心态,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,就不怕有第二次的冲击,另一种积极的心态是往好的方向去做努力。这两种思想都要有。Hope for the Best, 往好的方面去考虑未来的发展。”